健康飲食課:異位性皮膚炎好困擾,飲食怎麼吃
BY Ibee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搔癢不已的皮膚發炎性疾病患者。發生原因不一,可能是遺傳,可能是對單一成分過敏、對溫濕度特別敏感,但通常與免疫力失調較相關。
有人從嬰兒年幼期就發生,也有少數人是成年後才出現,有人能透過檢查找出確切過敏原而完全避免,也有始終找不出來。
但無論是爸媽還是孩子,都不要因為這件事情過度緊張,這個也不敢吃那個也怕,做基因檢測看多個門診、歸因到當年沒有給孩子喝母奶等等…情緒壓力也會影響免疫調節喔!
就算找不出原因,也有一些方式可以緩解症狀。大致而言,異位性皮膚炎屬於一種「慢性發炎」並且「過敏是一種免疫過度反應」。
當皮膚過敏時,人體免疫系統會分泌「組織胺」來對抗過敏。也就是說,組織胺越高,過敏反應越強(搔癢紅腫等症狀越嚴重)。
應該避免
- 不新鮮的海鮮:魚、蝦、蟹、帶殼海鮮等等,保鮮期特別短,受到天熱影響也幾小時內就可能變質,對體質敏感的人較有風險。
- 發酵食品:酸白菜、醃菜、醃蘿蔔、醃漬罐頭,除了組織胺含量高之外,較難判斷是否新鮮。
- 高度加工食品:例如煙燻肉品、培根、火腿、香腸等,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組織胺。反之,新鮮的豬肉就沒問題。
- 酒類:越陳越香的美酒,不止本身組織胺高,還會刺激身體產生組織胺,並且暫時影響腸胃代謝能力,三者加成會讓過敏反應加倍。
應該多吃
- 蔬菜水果:許多抗氧化抗發炎的營養素(包含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等)都能從蔬果補充,並且也能讓腸道的好菌生存較好,調節免疫反應。
- 適當的曬太陽及運動:每天在陽光不強烈的時段,曬15分鐘左右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為肌膚提供好的保護力。
- 購買益生菌、魚油產品,或能改善發炎反應。
其他生活注意事項
- 無論中醫長期調養還是西醫及時改善症狀,應該吃藥擦藥的時候就使用,也可以適量使用冰敷止癢。因為持續忍耐,或抓破皮反而症狀會更嚴重甚至導致感染。
- 洗澡可以用溫冷水,並且盡量快點洗完。過熱的水會讓皮膚更乾燥而失去保護力
- 經常使用保濕效果好、成分單純的乳液,幫助維持全身肌膚健康,維持足夠保護力。
- 家裡可以使用除濕機,不要鋪地毯、經常清洗衣物枕頭,採光通風避免霉菌滋生。
文章關鍵字:莊廣和堂轉大人萃滴精 三胞胎轉大人 成長期飲食 成長期營養 轉大人營養 轉骨期營養 登大人 長高 IBEE營養師 艾比營養師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吃什麼 異位性皮膚炎禁忌 異位性皮膚炎飲食 兒童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