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滴雞精是什麼?跟一般滴雞精差在哪?

本草滴雞精是什麼?跟一般滴雞精差在哪?

從莊淑旂博士理念看本草補養趨勢,雙效補養新趨勢!
大家有沒有發現,近來「本草」結合「滴雞精」的保健品越來越常被提及,甚至已經掀起一股熱潮?過去數十年,說到補元氣、調理體質的營養品,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滴雞精。但現在,有了更進階的選擇——融合中醫本草智慧與植化素概念的「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
它不僅完整保留傳統滴雞精的高吸收營養,更加入草本植萃的活性成分,補養效果加倍,為現代人帶來全新的養生體驗。

滴雞精有哪些功效?

傳統滴雞精,是以全雞長時間蒸滴而成的濃縮精華,無油、低脂、低負擔,營養密度極高。許多營養研究也證實它能:

  • 修復組織、幫助肌肉生長:富含蛋白質與小分子胺基酸,能迅速被人體吸收利用。
  • 增強體力、提振精神:精胺酸、色胺酸等營養素可調節神經與內分泌,協助緩解疲勞與壓力。
  • 強化免疫、支持代謝:含有微量元素與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調節生理機能、支援免疫防禦。

因此從探病送禮、坐月子到日常進補,滴雞精早已成為東方養生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尤其是強調「以食為療」的飲食傳統中,滴雞精與雞湯料理更被視為根本的體質調理來源。

 

本草營養:植化素與陰陽五行

隨著現代營養學不斷推進,科學家發現植物中某些色素與香氣成分,對人體有極佳功效。這些植物用來自我保護的成分,就是所謂的「植化素(phytochemicals)」。其中以「多酚類」與「類黃酮」最為人熟知,能夠抗氧化,抗衰老,抗發炎、護心腦、增強免疫力,甚至應用於抗癌。而中醫「五色五行」的食療理論,正與植化素的概念巧妙對應。五色蔬果各具不同植化素:

顏色 中醫對應臟腑 五行 代表植化素
類胡蘿蔔素、玉米黃素
葉綠素、兒茶素
茄紅素、辣椒紅素
大蒜素、槲皮素
花青素、白藜蘆醇

這些植化素存在於五色蔬果與本草植物中,與中醫理論中所講的「五色對五臟」概念不謀而合——紅補心、黃補脾、綠養肝、白潤肺、黑護腎。這些色彩繽紛的植物營養素,被視為「21 世紀的維生素」,不僅是古人經驗的歸納,更是現代研究逐步驗證的實證基礎。

在這方面,台灣養生學權威莊淑旂博士也曾提出:「廚房即藥房」,強調食物的本質就是保健的起點,透過飲食調理來維護五臟六腑的平衡,正是最根本的預防醫學。

 

為什麼滴雞精結合本草會更高效?

如果你曾經喝過中藥燉雞湯,一定不陌生其中的調補概念。其實,這種「雞與草本搭配」的方式,源自於中醫千年來對雞肉性的了解:

  • 雞肉性溫味甘,能補氣養血、健脾益胃
  • 可作為「藥引」,協助本草成分發揮藥效
  • 雞湯可中和苦味,提升草本配方的接受度與吸收效率

這種搭配不僅體現了藥食同源的傳統養生觀,也與現代製程技術完美結合。透過科學方式提取植化素(如枸杞的類黃酮、紅棗的多酚、山藥的薯蕷皂素),與滴雞精的小分子胺基酸融合,形成「雙效加承」。這種一包搞定複方營養補充,正是現代人生活忙碌、無法天天自己燉補時的最佳選擇。

 

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是進階補養的首選

傳統滴雞精是優質營養補充來源,但當它與草本營養相結合時,便成為了更全面的調理工具。
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同時兼顧:

  • 現代營養學對蛋白質與胺基酸的吸收率
  • 東方養生智慧中五行調理與本草養生
  • 科學研究證實的植化素對免疫與身心健康的幫助
  • 讓生活更便利,快速補充對的營養

這種從源頭到吸收都講究的雙效補養方式,不僅符合中西融合的保健趨勢,也貼合莊淑旂博士所提倡的「預防大於治療」觀念。

本草滴雞精

 

比較一覽:滴雞精 vs 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

功能面向 本草+滴雞精 傳統滴雞精
營養來源 雞肉精華+植化營養素 雞肉精華
補養功效 更進一步調理元氣、提升免疫力、護五臟 補體力肌力、恢復精神
口感風味 本草香氣融入,滋味豐富柔和 純雞肉香
西醫觀點 複方植化素抗發炎,提升免疫力,預防疾病 快速補充蛋白質與胺基酸營養,抗疲勞
中醫觀點 五行調理、藥引提效 補氣養血,滋陰補虛
加乘效果 本草植萃+雞精協同作用

 

總結

當代保健的趨勢,正從單一營養補充,轉向「調理體質+免疫支持」的雙重需求。
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便是將中醫的本草理論、五行食療、藥食同源與現代營養學中的蛋白吸收、植化素應用結合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不僅是一種食補概念的升級,更是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中,落實「健康從日常開始」的實踐方式。每天1~2包,輕鬆為身體注入營養與平衡能量,讓補養不再麻煩,而是更科學、更聰明。

 

更多文章:

  1. 輕鬆渡過更年期,掌握漢⽅調理原則!
  2. 存骨本,怎麼做最有效?
  3. 我的孩子需要喝雞精嗎?
  4. 預防中暑多喝水,孩子可以灌冰水嗎
  5. 生長痛多吃鈣會好嗎
加入LINE好友,索取更多轉大人秘笈→
線上諮詢
粉絲專頁
結帳(0)
瀏覽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