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板閉合後,還能長高嗎?喝轉骨湯還有用嗎?

青春期,是孩子身體與體質的重大轉折點,不僅是長高的高峰期,更是五臟六腑發育、自律神經穩定、荷爾蒙轉變的重要階段。許多家長會在孩子十六、十七歲時,開始焦急地詢問:「都這麼大了,再補轉骨湯還有用嗎?」
這些問題,反映了一個普遍迷思:把「成長」單純等同於「長高」。
真正完整的成長,涵蓋的不只是身高,而是骨骼、內臟、氣血、情緒與吸收力的全方位調整。就像減肥不能只靠「減哪個部位」,成長也不能只靠「長高」來定義,而是需要系統性體質的成熟與穩健調養。

生長板閉合後喝轉骨湯還有用嗎?

喝轉骨湯是否有用?答案並非單純的「有」或「沒有」,而是要看用什麼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 如果重點放在「一定要長高幾公分」上,任何轉骨湯都無法保證效果。孩子的長高受限於骨齡閉合、基因、作息、營養吸收等多重因素,喝湯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全面調養。
  • 如果將喝轉骨湯視為一種調理體質的方式,幫助提升氣血、促進脾胃吸收、穩定內分泌,那喝轉骨湯確實對身體健康有正面影響。它能改善孩子精神狀態、氣色、體力,讓身體更有能量走完成長過程。
喝轉骨湯究竟有沒有用?

簡單來說,轉骨湯是一項輔助性的調養工具,不是萬靈藥。它更像是一個幫助身體「打底」的保養品,搭配正確的飲食、運動與作息,才能發揮真正功效。


轉骨湯不是萬靈丹,調養效果來自整體配合

市面上充斥著各式「轉骨湯」、「長高營養品」,強調快速見效,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單一產品能「保證長高」。

孩子的發育高度與遺傳、骨齡、睡眠、營養、運動、荷爾蒙、自律神經穩定度等多因素相關。即使骨齡尚未閉合,若營養吸收差、作息紊亂,也可能錯失成長潛力;反之,就算骨齡接近閉合,只要掌握正確調養方法,仍能穩定體質、延長成長尾聲階段,爭取更佳發育表現。


為什麼有些孩子骨齡接近閉合,身體還是虛弱?

(裁)lizgrin-f-02

因為青春期的成長從來不是只有「骨頭拉長」這件事。我們的器官、神經系統、代謝力、免疫力……都在這段期間同步成熟。
所以即使身高趨緩,只要體質未穩,還是容易出現:

  • 體力不濟、容易疲倦
  • 情緒起伏、專注力差
  • 氣色差、睡眠品質不佳
  • 消化吸收不良、發育延緩

這些看不見的「內在成長落差」,比身高停滯更值得關注。

 

生長板關閉之後,真的完全沒救嗎?

事實並非如此。雖然四肢的骨板在青春期中後段會逐漸閉合,但脊椎的成長時間往往更長,發育潛力也來得較晚。透過正確的伸展運動與姿勢調整,依然有機會爭取自然延展空間。更重要的是,青春期後段雖然不是「衝高期」,卻是身體從青少年進入成熟個體的重建階段。包括肌肉密度、骨質結構、荷爾蒙穩定性、消化吸收、免疫系統,都是此時逐漸成熟的關鍵。

這段時間若忽略調養,將可能留下「長不壯」、「吃不胖」、「氣不足」、「精神力差」的隱性體質問題。


選對草本調養方,比一味補更重要

市面上許多轉骨產品多以快速促進長高為訴求,然而實際成效常常有限。單靠「一帖藥方」或「一碗湯」就期望孩子能明顯增高,實屬過於理想化。事實上,有效的成長補養不應只著眼於短期刺激身高增長,而應致力於長期構建穩定的體質良好的營養吸收

過去多數補養方傾向走「重補」或「催熟」路線,卻容易導致骨骼提前閉合、內分泌失衡,甚至引發青春期躁動等副作用。莊淑旂博士所倡導的「轉大人養生法」則完全不同。以本草萃滴精為例,其核心並非追求「長高藥」的功效,而是結合草本智慧,搭配滴雞精與米精紅棗露,從補氣補血、促進脾胃吸收及肝腎支持等多方面協同調理,幫助青春期孩子達到整體體質的最佳運作狀態。

台灣首位女中醫莊淑旂博士,根據醫食同源及本草入膳理論,親自為曾孫三胞胎設計專屬男女不同的草本方,針對青春期常見的氣虛、脾弱、精神疲乏等症狀,提供溫和且全面的五臟六腑調理,助孩子順利進入健康成長節奏。其草本配方講究「不躁不寒」、「補中有理」、「清補兼顧」,每一味皆有其調性與平衡原則,並非一味進補,更不是追求快速見效的外在變化。莊淑旂博士所強調的,是從根本體質出發,讓孩子的身體恢復自然的節奏與內在協調
萃滴精

在青春期這個生理與心理變化劇烈的階段,如果補得太燥,容易引發青春痘、口乾舌燥、情緒起伏;補得太寒,則可能造成脾胃虛弱、手腳冰冷、成長動力不足。因此她提出「補中有理」,意即補得剛剛好、補得合宜,才能真正被身體吸收、轉化為成長動能。此外,「清補兼顧」則是強調一邊補充營養,一邊協助代謝與排毒,維持孩子身體的輕盈感與自我調節能力,這也是她所提倡的「轉大人養生法」的核心精神:不急進、不強迫,而是用正確的方式,陪伴孩子穩健成長,健康轉大人。


真正的成長,不只是吃什麼,還要動得對、睡得好

(裁)armando-arauz-n_2-02

除了草本補養,莊淑旂博士的轉大人養生法,也包含完整的運動與作息規劃:

  • 每日6分鐘毛巾操牆上手臂運動,幫助脊椎延展、矯正姿勢
  • 合掌法與運動按摩,促進氣血流動、調節情緒波動
  • 飲食原則以「3:2:1」為主,蔬菜最多、蛋白質次之、澱粉適量,養出不挑食、能吸收的腸胃基礎

這些細節是「轉大人」的關鍵核心。真正全面的轉大人方案,不會只販售一罐商品,而是同時傳遞一整套的生活方式與調養觀念。

 

接近骨齡閉合的孩子,也值得這段關鍵調養期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尾聲、骨齡接近閉合時,許多家長會擔心「是不是來不及了」。其實,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不再是追求幾公分的成長速度,而是彌補過往遺漏的體質基礎打好身體的底子迎接成年後的健康挑戰

比起「還能不能長高」,孩子是否具備穩定的吸收力健康的氣血循環協調的內臟機能,才是真正決定未來身心狀態的關鍵。如果能在這段時間,透過正確方式調理體質,反而能為成年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實務建議包括:

  • 每天穩定補充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從食養著手,補足青春後段營養缺口
  • 建立規律作息,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讓成長與修復機能充分啟動
  • 鼓勵進行10~15分鐘的毛巾操及牆上手臂運動,幫助姿勢、體態與身形維持
  • 參考「3:2:1飲食法」——避免過度精緻與偏食,維持腸胃吸收力

許多家長即便是在青春期的後段才開始保養,也都回饋孩子的精神、氣色與體力明顯改善。青春期不僅關乎長高,更是身體成熟的關鍵過渡期。只要願意調整生活節奏、穩定補養,就仍能幫助孩子從容過渡、打下穩固的健康基礎。


成長是一場整體工程,不是單點突破

很多人談成長,只談「還能不能再長高」,卻忘了問「孩子整體健康是否有跟上?」

青春期不只是數字的拉高,更是整體系統的成熟與再造。當我們將目光從「快速長高」轉向「全面調養」,孩子的人生也才有真正扎實的開始。但若能從草本支持、飲食運動、生活作息全方位調整,不只是幫助孩子「長得好」,更能讓他們「長得穩、長得健康」。

家長要做的,不是急於求成,而是陪伴孩子穩穩長好;尤其在成長期的最後階段,更應重視健康。即使身高沒有明顯增加,透過持續調整體質、穩定內在機能,同樣能為孩子的整體發展打下扎實基礎。健康的體質是成長的根本,不只是看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身體功能、氣血循環、免疫力與心理狀態的全面提升。

這些看不見的成長,更影響孩子未來的活力、體能與抵抗力。因此,與其只追求快速長高的數字,家長更應著眼於幫助孩子建立穩定的體質,讓他們能夠自然、健康地成長,這才是最值得的長遠投資。


免責聲明
※ 本文內容僅供一般健康資訊參考,非醫療診斷、治療或預防用途。所述觀點與方法屬日常養生與飲食建議,並非針對特定疾病或症狀之醫療行為。實際效果因個人體質、年齡、生活習慣與作息不同而異。若您或您的孩子有特殊健康狀況,請先諮詢專業醫師或中醫師後再行調整飲食或生活方式。

更多文章:

  1. 轉骨怎麼選?「本草萃滴精」與「本草燉湯」差異一次看懂!
  2. 市面上轉骨方這麼多,為什麼長大後還是一樣?
  3. 如何把握成長高峰期?莊淑旂博士親自為曾孫三胞胎打造黃金成長策略 為轉大人助攻
  4. 轉大人是什麼?幾歲吃最有效?轉大人中藥配方與品牌推薦一次看
  5. 「轉大人」的關鍵因素你對了嗎?
加入LINE好友,索取更多轉大人秘笈→
線上諮詢
粉絲專頁
結帳(0)
瀏覽紀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