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骨怎麼選?「本草萃滴精」與「本草燉湯」差異一次看懂!
孩子進入發育期,許多家長開始留意成長所需的補養方式。市面上針對「轉大人」推出的本草類產品,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本草燉湯與本草萃滴精(也稱本草滴雞精)。這些商品通常依照現代兒童與青少年的需求調整配方,並區分性別設計,從調整體質、健脾、補氣、代謝等方向著手,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的食養支持。
不過在選擇時,常有家長困惑:這兩款產品有什麼不同?又該怎麼選擇、搭配,才能達到理想的日常補養效果?

一、本草燉湯與本草萃滴精的主要差異
比較項目 | 本草燉湯(常溫型) | 本草萃滴精(濃縮型) |
包裝容量 | 約550g/包(含排骨塊) | 約60ml/包(不含固形物) |
飲用方式 | 需加熱,有完整湯料 | 常溫可即飲,也可加熱 |
口感風味 | 藥膳味較濃,口味較重 | 清爽順口,像雞湯口感 |
吸收效率 | 湯量多,吸收效率因人而異 | 精華濃縮,設計利於吸收與消化 |
熱量負擔 | 熱量較高(含肉與湯) | 每包不到9大卡,輕負擔 |
適合時機 | 晚餐、假日補養為佳 | 平日、假日皆適合 |
兩款產品形態比較:

含有實際肉塊,需加熱飲用,口味偏藥膳,適合喜歡傳統燉湯風味的家庭。
本草萃滴精(60ml)
濃縮精華、低熱量(每包不到9大卡),常溫即開即飲,口感溫和且飲用便利,
吸收效果更好,適合忙碌現代生活。
這兩種產品在配方理念上多強調以草本植萃調整體質,搭配滴雞精或排骨熬製的方式,設計出適合兒少族群的補養選擇。但在飲用方便性、接受度與吸收效率上,兩者仍有明顯差異。
選擇建議
若在兩款產品中選擇一款作為日常補養,我們會更推薦「本草萃滴精」——它口感溫和、好吸收,飲用方式也最便利,能幫助孩子穩定補養、養出好體質,更符合現代生活節奏,是目前最多家庭選擇長期穩定補養的首選品項。若已飲用穩定達半年以上,也可視需求搭配「本草燉湯」,在週末或假日補充蛋白質與口感變化,讓孩子在成長期持續保持補養節奏。
二、為什麼多數家庭更推薦以「本草萃滴精」為主?
雖然兩款產品皆可搭配使用,但根據實際補養經驗觀察,以「本草萃滴精」為主、燉湯為輔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更具彈性與實用性。原因包括:
1. 口味溫和、不易膩口,孩子更能接受
長期補養的關鍵在於穩定與持續。相較於本草燉湯偏濃厚的藥膳風味,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的口感更為溫順,孩子較容易接受,不易產生「喝不完」或「喝膩」的狀況。小容量也更貼近孩子的食量需求。
2. 飲用便利性高,搭配彈性大
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為常溫即飲型態,可直接撕開飲用,也能加入溫水或料理中,外出補充也方便。對忙碌家庭來說,不需加熱或烹煮,更利於每日補充的習慣建立。
3. 吸收效率更高,補養效果更完整
部分濃縮型產品透過萃取技術,保留雞隻精華與本草活性成分,有助於養分被身體有效利用。此外,有些產品則採用如米精紅棗露等食養素材作為補養打底,讓日常飲用更順口,同時貼近本草食養的整體理念,並有助於搭配性補充時的吸收基礎。
三、若兩款搭配怎麼吃?「本草萃滴精為主,本草燉湯為輔」的建議
若家庭已習慣週末準備熱湯,也可靈活搭配:
- 平日/學期間:選擇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方便快速補充、吸收佳。
- 假日/寒暑假:搭配本草燉湯補養,補足蛋白質並增加口感變化。
兩者皆以「穩健補養」為出發,強調性別區分與脾胃調理,建議家長可依孩子體質、生活節奏與喜好彈性安排。
四、孩子不敢喝怎麼辦?家長的小撇步這樣做
剛開始接觸本草類補品時,有些孩子可能對於滴雞精或藥膳味感到陌生甚至排斥,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不過其實多喝幾次就會慢慢習慣了。
但也有不少家庭也分享了實用的「過渡期做法」:
✔ 入菜加熱
將本草萃滴精(本草滴雞精)加入孩子熟悉的食物中,如麵、粥、蒸蛋、湯品等一起烹煮,能夠自然融合風味,幾乎無異味,孩子更容易接受。
✔ 快速搭配
若真的沒時間準備,也有家長直接加入孩子正在吃的速食食物中(如便利店販賣麵食、快速湯品),當作「過渡期」的應急方式,讓孩子在自然進食中攝取營養。
👉 關鍵是建立習慣、循序漸進,讓孩子從混合開始,逐步過渡到能直接飲用,補養才會真正落實在生活中。
五、補養不是吃得多,而是吸收得好
成長關鍵期的補養,講究的不是「補得越多越快」,而是體質能不能真正接住這些營養。
許多家庭選擇的補養方式,會從幫助吸收、溫和調理、好入口、方便飲用這幾個面向出發,作為日常補充的基礎。
如果正在為孩子尋找一款適合長期使用、穩定補充的「轉骨補養選擇」,不妨從本草萃滴精類產品開始,搭配燉湯作為補充,建立日常補養的節奏與習慣,為成長打下穩健基礎。
本頁內容為一般食養觀念與產品介紹分享,不具療效宣稱,所述成分並非藥品,無法取代專業診療。實際飲用狀況請依個人狀況與醫療建議為準。